时间: 2025-04-30 23:3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8:17
引火物:指用来点燃火源的物质,通常是易燃的,如干草、木屑、纸张等。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实际用于生火的材料,也可以比喻性地指引发某种**或情绪的初始因素。
“引火物”一词源于古代对火的利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层面。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描述实际的生火材料,而在现代,其比喻意义更为常见。
在不同的文化中,“引火物”都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在一些文化中,火被视为生命和能量的象征,因此“引火物”也常被赋予积极的意义。在社会背景中,它常被用来比喻引发重大变革的初始因素。
“引火物”一词常带有一种紧张和期待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火的力量和危险,同时也象征着变革和新的开始。
在野外生存训练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引火物,这对于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至关重要。
诗歌:
在寂静的森林中,
一束干草,一缕火光,
引火物点燃了希望,
温暖了寒冷的夜。
在不同语言中,“引火物”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比喻意义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kindling”一词常用来指代引火物。
“引火物”一词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其比喻意义也广泛存在于文学和社会讨论中。通过对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