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6:20
引潮力(Tidal Force)是指由于天体间的引力差异导致的潮汐现象。在天文学中,引潮力是由于一个天体(如地球)受到另一个天体(如月球或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在天体表面不同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不同,从而产生的一种力。这种力的差异导致了潮汐的升降。
“引潮力”一词源自对潮汐现象的观察和解释。在中世纪,人们开始意识到月球和太阳对地球潮汐的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精确化和理论化。
在许多文化中,潮汐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循环等。引潮力作为解释潮汐现象的科学概念,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探索。
引潮力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宏伟和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这种力量虽然无形,却能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引潮力可能不常被直接提及,但在海边居住的人可能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潮汐的变化,从而间接体验到引潮力的影响。
在诗歌中,引潮力可以被用来比喻情感的波动:
月光的引潮力,轻轻拉动心海的波澜, 在寂静的夜里,情感如潮水般起伏不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月球对地球海洋的引潮力,形成美丽的潮汐景观。听觉上,海浪的声音可能让人联想到引潮力的作用。
在不同文化中,潮汐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引潮力作为科学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是通用的。
引潮力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现象,还能激发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和敬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的深度。
1.
【引】
(会意。从弓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引,开弓也。 、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淮南子·说林训》-引弓而射。 、 《战国策·楚策》-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史记·匈奴列传》-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淮南子·人间训》-丁壮者,引弦而战。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组词】
引手、 引弓、 引满
2.
【潮】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潮,水朝宗于海。 、 《春秋·元命苞》-牛女为江潮。 、 《初学记卷六水》-水朝夕而至曰潮。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
【组词】
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3.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