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0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09:57
词汇“俪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俪皮”的分析:
“俪皮”一词在字面上由“俪”和“皮”组成。其中,“俪”通常指成对的、配偶的意思,如“俪影”指夫妻或情侣的合影;“皮”则通常指动物的表皮或人的皮肤。结合起来,“俪皮”可能指的是成对的皮革或皮制品,但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由于“俪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用法,但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出现。
由于“俪皮”的使用非常有限,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强行构造,可能会是这样的:
同义词:成对皮革、配偶皮具 反义词:单件皮革、非配偶皮具
由于“俪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非常有限。可能需要查阅古代文献或专业词典来获取更多信息。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俪皮”可能与成对的物品或配偶的象征有关,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词汇几乎没有实际应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俪皮”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由于“俪皮”的使用非常有限,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俪皮”用于描述成对的、有特殊意义的皮革制品,如:
由于“俪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俪皮”在汉语中本身就不常见。
“俪皮”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非常有限。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可能更多是出于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的好奇,而不是实际应用。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应关注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1.
【俪】
(形声。从人,丽声。字即丽的或体。本义:配偶)同本义。
【引证】
《广雅》-俪,耦也。 、 《国语·周语》-弃其伉俪妃嫔。 、 《左传·成公十一年》-鸟兽犹不失俪,子将若何?
【组词】
伉俪、 俪祉、 俪影
相称;对仗,对偶。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安可以俪王公而著风烈也。
【组词】
文以耦俪为主;骈俪、 俪巧、 俪句、 俪体
2.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