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02:22
俄土战争是指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一系列军事冲突,这些冲突主要发生在18世纪至19世纪期间。这些战争通常涉及对黑海地区、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地区的控制权的争夺。
俄土战争一词直接来源于参与战争的两个主要国家:俄罗斯(Russia)和土耳其(Turkey,历史上指奥斯曼帝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用来指代这两个国家之间的一系列冲突。
在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历史文化中,俄土战争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影响了两个国家的民族认同和国际地位。这些战争也塑造了巴尔干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提及俄土战争,可能会引起对历史冲突的反思,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类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合作的渴望。
个人可能在与历史相关的讨论或学*中遇到俄土战争,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相关纪录片来了解这一历史**。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可以使用俄土战争作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坚韧。
通过观看描绘俄土战争的电影或纪录片,可以获得视觉上的联想;而通过聆听相关的历史解说或战争音乐,可以获得听觉上的联想。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俄土战争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字,但其核心内容和历史影响是相似的。
俄土战争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过去,也提醒我们和平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库,提高我们对复杂历史**的理解能力。
1.
【俄】
(形声。从人,我声。本义: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俄,行顷也。 、 《诗·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 、 扬雄《羽猎赋》。注:“卬也。”-俄轩冕。 、 张衡《归田赋》-于时曜灵俄景。
【组词】
俄景
2.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3.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
4.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