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8:10
词汇“朗讴”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朗”和“讴”两个部分来理解。
结合起来,“朗讴”可以理解为清晰、明亮的歌唱,或者是指歌声清脆、响亮。
由于“朗讴”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歌声的美妙和清晰,或者用来比喻某种美好的声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朗讴”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它的使用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古典文学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朗讴”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传统或仪式中的歌唱,如**仪式或节日庆典中的歌声。
“朗讴”这个词汇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清新、愉悦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自然界中的美妙声音,如鸟鸣、溪流声等。
由于这个词汇的生僻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朗讴”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朗讴”来形容自然界的声音,如:
晨曦初露,鸟儿朗讴,
唤醒沉睡的大地,带来新的一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清晨的画面,鸟儿在枝头歌唱,声音清脆响亮。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一段无伴奏的清唱,声音纯净而明亮。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朗讴”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clear singing”或“bright melody”。
“朗讴”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一些生僻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精确性。
1.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
2.
【讴】
(形声。从言,区(ōu)声。本义:无伴奏;齐声歌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讴,齐歌也。 、 曹植诗-齐讴楚声。 、 《楚辞·大招》-皆讴歌思东归。 、 《左传·襄公十七年》-筑者讴曰:“泽门之皙,实兴我役。” 、 《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 、 《孟子·告子下》-昔日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 、 《荀子·议兵》-故近者歌讴而乐之。
【组词】
讴者、 讴咏、 讴诵、 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