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7:36
同盟会:字面意思是指一群人或组织为了共同的目标或利益而结成的联盟。在历史上,特别是在近代史上,“同盟会”特指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这是一个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组织,由***领导。
“同盟会”一词源于汉语,由“同盟”和“会”两个词组成。在历史上,这个词在**近代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领导的革命活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盟会”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着其历史和政治的含义。
在**,同盟会与*领导的革命活动紧密相关,是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组织。它代表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愿望。
提到“同盟会”,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革命、牺牲和民族复兴。这个词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激发人们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在学*和研究近代史时,我深刻理解了同盟会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人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同盟会”:
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 同盟会的旗帜高高飘扬, 热血青年,心怀理想, 为民族的解放,誓言铿锵。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青年在昏暗的房间里秘密**,墙上挂着同盟会的旗帜,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充满希望。这种场景可能会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传达出一种革命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同盟会”的词汇,但类似的组织或概念,如“联盟”或“协会”,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
通过对“同盟会”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人们追求共同目标的力量源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和历史。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 、 《三苍》-盟,歃血誓也。 、 《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 、 《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掌盟诅。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涖牲曰盟。 、 《左传·昭公十三年》-再会而盟。 、 《诗·小雅·巧言》-君子屡盟。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 、 《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
【组词】
盟主、 盟坛、 盟会
3.
【会】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会,合也。 、 《玉篇》-会,岁计也。 、 《孟子·万章下》正义-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 《日知录》卷二十四-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 、 《周礼·天官》-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 《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听出入以要会。
【组词】
会事、 会最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