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06:05
“就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事就在手边,容易取得或处理。基本含义是指事物处于方便操作或容易获取的状态。
在不同语境下,“就手”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就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就”和“手”两个字组成,表示事物就在手边。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就手”强调的是便利性和效率,这与人注重实用性和效率的价值观相吻合。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追求事物能够就手,以便快速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就手”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安心和便利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无需费力寻找或等待。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将常用的物品放在就手的位置,比如钥匙、手机等,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减少了焦虑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就手,轻抚窗棂,夜的宁静,如水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整洁的桌面,所有物品都摆放得井井有条,随时可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物品被轻松取用的声音,如书页翻动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t hand”或“within reach”,它们都传达了事物就在附近,容易获取的含义。
“就手”这个词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物理位置,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便利和效率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1.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