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9:52
就席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坐到指定的座位上”,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如宴会、会议等,表示某人到达并坐到为其预留的位置上。
“就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就”意为接近或到达,“席”指座位或坐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保留在正式和礼仪性的场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席”强调了礼仪和秩序,反映了社会对正式场合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用于强调场合的正式性和重要性。
“就席”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重要的社交活动或官方会议,带来一种期待和紧张的情感反应。
在参加一个重要的商务会议时,我被引导到我的座位,主持人特别强调了“请各位就席”,这让我感到会议的正式性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宴席已备,众人就席,共享这宁静的夜晚。”
想象一个宽敞的宴会厅,灯光柔和,人们缓缓就席,背景音乐是古典钢琴曲,这样的场景给人以优雅和宁静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ke one's seat”,虽然在正式程度上稍有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
“就席”这个词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正式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强调了场合的正式性和参与者的尊重。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表达的正式性。
1.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2.
【席】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 、 《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 、 《礼记·祭统》注-设之曰筵,坐之曰席。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发同枕席。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觉时之枕席。 、 清·方苞《狱中杂记》-席地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席地倚墙。
【组词】
席包、 席具、 席户、 席号、 席荐
座位;席位。
【引证】
《孔子家语》-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
【组词】
席舍、 席尊、 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