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56
困倦:指感到疲乏、想要睡觉的状态。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学*或缺乏睡眠导致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感。
困倦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困”和“倦”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被困住”和“疲倦”。在古代汉语中,困倦多用于描述因外界环境或内在情绪导致的疲惫状态。随着语言的发展,困倦逐渐成为描述日常疲劳感的常用词汇。
在现代社会,困倦常常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休息和睡眠的需求,也揭示了社会对个体健康和福祉的关注。
困倦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意味着身体和精神的疲惫。然而,困倦也可能引发对休息和放松的渴望,从而带来一种期待和安慰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困倦是一个常见的体验。例如,长时间的工作会议后,人们可能会感到困倦,需要短暂的休息来恢复精力。
在诗歌中,困倦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和沉思的氛围: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困倦的灵魂,寻找安宁。 梦的边缘,轻轻触碰, 在寂静中,沉睡的希望。
困倦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灯光、温暖的被窝和轻柔的摇篮曲。视觉上,可能是昏暗的房间和柔和的光线;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音乐或自然的声音,如雨滴声。
在不同语言中,困倦的表达方式各异。例如,英语中常用“tired”或“sleepy”,法语中则是“fatigué”或“somnolent”。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相似的疲劳感。
困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身体和精神的状态,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个体需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困倦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疲劳感,同时也促进了我们对休息和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1.
【困】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wéi),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废弃的房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困,故庐也。
2.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疲也。 、 潘岳《西征赋》-倦狭路之迫隘。 、 《礼记·表记》-不继之以倦。 、 《论语》-居之无倦。 、 《汉书·严助传》-士卒罢倦。 、 《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劳苦倦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
【组词】
困倦、 倦程、 倦飞、 倦怯、 倦惫、 倦闷、 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