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10: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10:56:46
“三定”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有多种含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在不同的领域和语境中,它可以指代不同的概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三定”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相对现代,主要在20世纪中后期开始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管理和组织领域。它的使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在中国,“三定”常常与计划经济和组织管理紧密相关,反映了社会对秩序和规划的重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三定”的概念也逐渐融入到更灵活的管理实践中。
“三定”给人的感觉通常是稳定、有序和可靠。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晰的规划和有效的执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三定”来安排会议或活动,确保所有细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在诗歌中,“三定”可以用来描述一种宁静而有序的生活状态:
晨曦初现,三定心安,
时间、地点、心意,皆已定盘。
“三定”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的文件柜、有序的日程表或清晰的会议室布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ee fixes”或“three determinations”,但具体含义和用法会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
“三定”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了解和掌握“三定”的多种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