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05
词汇“嚼墨喷纸”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人的一种夸张表达方式,用来形容文人写作时的勤奋和投入。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嚼墨喷纸”字面意思是指文人写作时仿佛要把墨嚼碎,把纸喷湿,形容写作非常勤奋,投入极大的精力和热情。
“嚼墨喷纸”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的写作*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成为形容文人勤奋写作的专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的勤奋和专注被广泛赞扬。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文人精神的推崇。
这个成语给人以勤奋、专注和热情的正面情感联想,激发人们对学*和工作的积极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准备重要考试时,感受到“嚼墨喷纸”的状态,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嚼墨喷纸声,字字皆心血,句句显真情。”
想象一个文人深夜孤灯下,笔耕不辍,墨香四溢,纸张沙沙作响,这种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iling over one's work”或“burning the midnight oil”,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勤奋和投入的意思。
“嚼墨喷纸”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文人勤奋写作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勤奋工作者的鼓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全身心投入,追求卓越。
班孟者,不知何许人……又能吞墨,舒纸著前,嚼墨喷之,皆成文字,满纸各有意义。
1.
【嚼】
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引证】
《玉篇》-嚼,噬嚼也。 、 《通俗文》-咀啮曰嚼。 、 《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牛曰齝。
【组词】
咀嚼;嚼血、 过屠门而大嚼
2.
【墨】
(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墨,书墨也。 、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 、 《周礼·占人》-史占墨。 、 《周礼·卜师》。注:“熟灼之,明其兆。”-致其墨。
【组词】
墨丸、 墨本、 墨工、 墨妆、 墨路
3. 【喷】
4.
【纸】
(形声。从糸(mì),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潎絮一苫也。造纸昉于漂絮以苫荐而成之,后汉蔡伦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巾魚网为之。今亦用竹质木皮,其细者,有致密竹帘荐焉。-纸,絮也,一曰苫也。 、 《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
【组词】
纸撚儿、 纸标儿、 纸筋、 纸阄、 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