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0:09
词汇“宸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分析时需要结合其可能的来源和古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宸象”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宸象”可能在古代文献中指代帝王的象征或者与帝王相关的形象。
由于“宸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几乎不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出现在描述帝王权威、宫廷仪式或者与帝王相关的象征性描述中。
由于“宸象”不常用,以下是假设性的例句:
“宸”字源自古代对帝王宫殿的称呼,“象”字则有形象、象征之意。在古代文献中,“宸象”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与帝王相关的象征性事物。
在**古代文化中,帝王和宫廷生活是重要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宸象”这样的词汇可能与古代的皇权文化紧密相关。
对于现代人来说,“宸象”可能带来一种古老、庄严和权威的联想,与古代帝王的威严和宫廷的辉煌相联系。
由于“宸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宸象”用于描述古代宫廷的场景,或者作为一种象征手法,表达权威和庄严。
结合古代宫廷的图像和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宸象”所代表的庄严和权威。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对权威和庄严的表达方式。
“宸象”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帝王权威的重视。在学汉语和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和文化的丰富性。
1.
【宸】
(形声。从宀(mián),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宸,屋宇也。 、 《国语·越语》。注:“屋霤。”-而为敝邑宸宇。 、 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消雰埃于中宸。
【组词】
宸宇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