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6:21
词汇“宸京”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分析时需要从其可能的来源和含义出发。
“宸京”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宸京”可以理解为指古代帝王的都城或宫殿。
由于“宸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指代皇城或帝王的居所。
“宸京”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与帝王和都城相关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但在某些历史或文学作品中仍可见到。
在古代文化中,“宸京”代表着权力和威严,是和朝廷的象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皇权的崇拜和尊重。
提到“宸京”,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皇城的宏伟和庄严,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由于“宸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皇城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宸京”来增添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想象“宸京”的场景,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殿的宏伟建筑、金碧辉煌的装饰,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宸京”的词汇,但可以比较其他文化中对皇城或宫殿的称呼和描述。
“宸京”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和中华文化。
1.
【宸】
(形声。从宀(mián),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宸,屋宇也。 、 《国语·越语》。注:“屋霤。”-而为敝邑宸宇。 、 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消雰埃于中宸。
【组词】
宸宇
2.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