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4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44:11
词汇“恼聒”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恼”通常指烦恼、生气,而“聒”则指声音嘈杂、刺耳。结合起来,“恼聒”可能指的是因声音嘈杂而感到烦恼或不适。
1.
【恼】
(形声。从心,惱(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同本义。
【引证】
唐·卢仝《寄男抱孙》-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 、 《西游记》-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
【组词】
恼聒、 恼懆、 恼燥,恼躁、 恼悔、 恼闷、 恼烦、 恼懊
2.
【聒】
(形声。从耳,本义:吵扰,声音高响或嘈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聒,欢语也。 、 《苍颉篇》-聒,扰乱耳孔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疏:“声乱叫谓之聒。”-聒而与之语。 、 《书·盘庚》。传:“无知之貌。”-今汝聒聒。 、 《楚辞·疾世》。注:“多声乱耳为聒。”-鸲鹆鸣兮聒余。 、 宋·欧阳修《鸣鸠》-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
【组词】
聒吵、 聒聒、 聒杀、 聒天、 聒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