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50
“光宠”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受到的光荣和宠爱,尤其是指在社会地位、荣誉或人际关系中受到的特别优待或尊敬。这个词汇蕴含了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情感色彩,通常用于描述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受到他人的特别关注或喜爱。
在文学作品中,“光宠”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因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或特殊的身份而受到众人的尊敬和爱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或描述某人的社会地位时,仍可能被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可能会讨论某个时期的社会结构中,某些群体或个人如何因为特定的社会地位而享有“光宠”。
同义词“恩宠”强调的是上对下的特别关爱,而“优待”则更侧重于待遇上的优越。反义词“冷落”和“忽视”表达了不被重视或被边缘化的状态,与“光宠”形成鲜明对比。
“光宠”一词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光”指的是光荣、荣耀,“宠”则是宠爱、优待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光宠”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尊卑有序”观念相联系,强调社会地位和荣誉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个人成就和社会认可相关联。
“光宠”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被尊重和被爱的感觉。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句的正式感和庄重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工作或社交场合中遇到因为某项成就或特殊贡献而受到“光宠”的情况,这种体验通常是正面和鼓舞人心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名字如星辰般闪耀,在人群中独享光宠。”
视觉上,“光宠”可能让人联想到金色的光芒或皇冠的图像,象征着荣耀和尊贵。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赞美的言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favor”或“esteem”,但这些词汇在语义上可能不如“光宠”那样强调社会地位和荣誉。
“光宠”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受到的尊敬,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成就的认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宠】
(形声。从宀(mián),龙声。本义:尊崇)。
同本义。
【引证】
《国语·楚语》。注:“尊也。”-宠神其祖。 、 《说文》-宠,尊居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宠名皆弃。
【组词】
宠存、 宠重、 崇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