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57:26
光彩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光亮和色彩,通常用来形容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或者色彩的鲜艳。基本含义可以扩展到比喻意义,如形容人的才华、成就或外表的出众。
“光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来描述物体表面的光泽和色彩。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比喻用法,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和成就。
在**文化中,“光彩”常与荣誉和成功联系在一起,如“光宗耀祖”即是指通过个人的成就为家族带来荣耀。
“光彩”这个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常与美丽、成功和荣耀等正面概念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一个重要的公开演讲或表演时使用“光彩”,如“那次演讲让他光彩照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的光彩,如诗如画,唤醒沉睡的大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夕阳下的海滩,金色的光彩洒满沙滩;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一首轻快的旋律,如同光彩夺目的舞蹈。
在英语中,“光彩”可以对应为“radiance”或“brilliance”,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光亮和出众的意味。
“光彩”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也扩展到了人的情感和成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光彩”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彩】
(形声。从彡(shān),采声。从“彡”表示与图画、文饰相关。本义:文采,文章才华)。
同本义。
【引证】
《宋书·颜延之传》-延之与陈郡谢灵运俱以词彩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