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6:12
光度(Luminosity)是一个物理学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天体(如恒星)发出的光的总量。在光学和天文学中,光度是指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能量,通常以瓦特(W)或太阳光度(L☉)为单位。在摄影和视觉艺术中,光度也可以指物体表面的亮度或光线强度。
光度一词源自拉丁语“lumen”(光)和“-osity”(表示状态或性质的后缀)。在19世纪,随着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光度作为一个科学术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描述天体物理现象时。
在文化中,光度常常与光明、希望和纯洁等正面概念联系在一起。在**和哲学中,光度有时被用来象征智慧和真理。
光度给人以明亮、清晰和积极的情感联想。它常常与正面的情绪和体验相关联,如希望、喜悦和安全感。
在摄影中,我经常需要调整光度以获得理想的曝光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注意到不同环境下的光度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诗歌:
在夜的深渊,星辰的光度,
穿透黑暗,指引迷途。
心中的灯塔,永不熄灭,
光度的力量,超越时间。
光度可以联想到明亮的阳光、闪烁的星光或温暖的灯光。在听觉上,光度可能与轻快的音乐或宁静的自然声音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光度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光度对应“luminosity”,在法语中对应“luminosité”。
光度作为一个科学和艺术术语,不仅在专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我们的感知和表达。通过对光度的深入理解,我更加意识到光线对人类情感和认知的重要性。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