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50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后称贤者屈就卑小官职的感叹为"鸾枳叹"。
1.
【鸾】
(形声。从鸟,羉(luán)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鸾,赤神灵之精也。
2.
【枳】
枸橘,又称“臭橘”。
【引证】
《说文》-枳木似橘。从木,只声。 、 《礼记·明堂位》。注:“椇之言枳椇也。谓曲桡之也。”-殷以椇。 、 《后汉书·冯衍传》。注:“枳,芬木也。”-楗六枳而为篱兮。 、 《周礼·考工记·序宫》-橘逾淮而北为枳。
一种耐寒的中国落叶橘树,有三小叶的叶片,果实小有芳香,很酸。广泛栽种作为观赏叶或作为绿篱,尤其作为砧木以芽接各种食用的柑桔。
3.
【叹】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 、 《墨子·备梯》-禽子再拜而叹。 、 《礼记·坊记》-戏而不叹。 、 《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皆叹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默叹曰。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婉贞微叹曰。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叹借者之用。
【组词】
叹气嗐声、 叹恨、 叹憾、 叹笑、 叹悔、 叹喟、 叹嗟、 叹想、 叹诧、 长叹;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