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4:36
摸黑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在黑暗中摸索或行动,没有光线的环境下进行活动。基本含义是指在没有光线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触觉或其他感官来感知周围环境并进行相应的行动。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摸黑”常用来形容人物在夜晚或密闭空间中的无助和迷茫,如“他在黑暗的森林中摸黑前行,心中充满了恐惧。”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摸黑”可以用来形容在没有准备或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尝试做某事,如“我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完全是摸黑在做。”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如电力或摄影,“摸黑”可能指在没有光源的情况下进行维修或拍摄。
同义词:摸索、探路、试探 反义词:明目张胆、光明正大
“摸黑”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摸”和“黑”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在黑暗中摸索的动作。在语言中的变化不大,主要用于描述在没有光线环境下的行为。
在某些文化中,“摸黑”可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代表未知、挑战或冒险。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在没有足够信息或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尝试。
情感反应:“摸黑”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不确定和焦虑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在没有明确指引的情况下行动。
联想:联想到夜晚、未知、探险和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有在停电时摸黑找东西的经历,或者在新的环境中摸黑探索的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将“摸黑”融入描述夜晚的诗句,如“月光下,我摸黑寻找那失落的星辰。”
视觉联想:联想到黑暗的房间、夜晚的森林或无光的隧道。 听觉联想:联想到在黑暗中摸索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如脚步声、呼吸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feel around in the dark”或“grope in the dark”,也有类似的表达,用来描述在没有光线或信息的情况下的行为。
“摸黑”这个词汇在描述在没有光线或信息的情况下的行为时非常形象和实用。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常用,也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在不确定环境中的行为和情感。
1.
【摸】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蔡邕传》-邕读(曹娥碑),能手摸其文读之。
【组词】
摸脸;摸摸她的手;这衣料摸着很软;摸索、 摸挲、 摸牌
2.
【黑】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 、 《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易·说卦》-坤为黑。 、 《素问·气交变大论》-黑气乃辱。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黑。 、 《左传·昭公元报》-楚公子黑肱。 、 《荀子·大略》-大夫黑弓,礼也。
【组词】
黑气、 黑章、 黑麻、 黑眸、 黑斑、 黑参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