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1:48
摸黑儿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在黑暗中摸索”。基本含义是指在没有光线或光线很暗的环境中,通过触觉来寻找或做事情。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在困难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努力寻找出路或解决问题。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摸黑儿”常用来比喻人物在迷茫或困境中的探索,如“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摸黑儿前行”。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在黑暗中摸索物体或行动,如“晚上停电了,我只好摸黑儿找蜡烛”。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在不确定或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过程。
同义词:摸索、探路、试探
反义词:明目张胆、一目了然
“摸黑儿”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摸”和“黑”两个字组成,形象地描述了在黑暗中摸索的动作。在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历史较长,且含义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摸黑儿”常常与勤奋、不畏艰难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努力寻找解决办法的态度。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在困境中的人们,他们的努力和坚持。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晚上家里突然停电,我不得不摸黑儿找到手电筒,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摸黑儿”的实际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暗夜,我们摸黑儿前行,每一步都充满希望的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中摸索,手中拿着一支微弱的手电筒。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寂静和偶尔的物体碰撞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el one's way in the dark”,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是在描述在黑暗或不确定情况下的摸索。
“摸黑儿”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蕴含了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摸】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用手接触或轻摩物体)。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蔡邕传》-邕读(曹娥碑),能手摸其文读之。
【组词】
摸脸;摸摸她的手;这衣料摸着很软;摸索、 摸挲、 摸牌
2.
【黑】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 、 《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易·说卦》-坤为黑。 、 《素问·气交变大论》-黑气乃辱。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黑。 、 《左传·昭公元报》-楚公子黑肱。 、 《荀子·大略》-大夫黑弓,礼也。
【组词】
黑气、 黑章、 黑麻、 黑眸、 黑斑、 黑参参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