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4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44:09
吊销:指官方或权威机构撤销某人或某组织的某种权利、资格、执照或证书等。通常是因为违反规定、法律或道德标准。
吊销一词源于汉语,由“吊”和“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吊”有悬挂、吊起的意思,而“销”则有销毁、消除的意思。结合起来,吊销意味着将某物悬挂起来并最终消除其效力。
在社会管理中,吊销是一种严厉的惩罚措施,用于维护法律和秩序。它体现了社会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吊销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意味着权利或资格的丧失,可能导致个人或组织的重大损失。它让人联想到法律的严厉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在日常生活中,吊销可能与交通违规、商业欺诈等负面**相关。例如,一个朋友因为酒驾被吊销驾照,这不仅影响他的出行,还可能影响他的工作和生活。
在诗歌中,吊销可以用来比喻性地描述某种关系的终结或某种状态的改变:
爱情如风筝,线断即吊销, 飘零在风中,无依无靠。
在英语中,吊销可以对应为“revoke”或“cancel”,但其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例如,“revoke”在法律语境中更常见,而“cancel”则更通用。
吊销是一个具有强烈法律和行政色彩的词汇,它体现了社会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吊销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法律和行政行为的严肃性。
1.
【吊】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 、 《礼记·曲礼》-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 、 贾谊《吊屈原赋》-敬吊先生。
【组词】
吊纸、 吊问、 吊死、 吊祠
2.
【销】
(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销,铄金也。 、 《淮南子·泛论》-销车以斗七命。 、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 汉·贾谊《过秦论》-销锋镐。 、 《三国志·魏志》-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 、 《论衡·谈天》-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组词】
销冶、 销炼、 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