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讷于言,敏于行

讷于言,敏于行

时间: 2025-07-12 11:33:59

讷于言,敏于行

基础信息

  • 词语 讷于言,敏于行
  • 繁体訥於言,敏於行
  • 拼音 yán mǐn xíng
  •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讷于言,敏于行】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33:59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讷于言,敏于行】的来源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于言,敏于行】的引证

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为邢、魏之亚,而~。

【讷于言,敏于行】的相关字

1. 【讷】 (会意。从言,从内。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本义:语言迟钝) 同本义。也作“呐”。
【引证】 《说文》。按,当为呐之或体。-讷,言难也。 、 《贾子道术》-论物明辨谓之辩,反辩为讷。 、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
【组词】 讷口、 讷涩、 讷直、 讷钝、 讷言
结结巴巴地说。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差拨口里讷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4. 【敏】 (形声。从攴(pū),每声。甲骨文字形,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本义:动作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敏,疾也。 、 《诗·小雅·甫田》-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 《论语·里仁》-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论语·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
【组词】 敏给、 敏赡、 敏睿、 敏疾、 敏思、 敏才

5.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6.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相关问答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实症 实田 实用文 实用主义 实用 实生 实理 实现 实状 实物工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寄人门下 极字的笔顺怎么写?极的笔画顺序详解 长横的字有哪些_长横笔画汉字汇总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警鼓 英徽 囚执 片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加口字旁的汉字大全_带口字旁的常用字汇总 青字旁的字 公公婆婆 h0ng的汉字全收录_汉字h0ng发音详解 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压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学览 昭昭在目 赢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赢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