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4:53
复种:在农业领域,复种指的是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种植两季或更多季的作物。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总产量。
复种一词源于农业实践,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其含义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古代,复种可能仅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不同季节的作物,而现代农业中,复种的概念更加复杂,涉及到多种技术和管理策略。
在农业社会中,复种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在某些文化中,复种甚至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代表着勤劳和智慧。
复种让我联想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它也让我思考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在我的家乡,农民们通过复种技术,成功地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了水稻和小麦,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复种: “春风拂过田野,种子在土壤中苏醒, 复种的智慧,让大地四季常青。”
想象一片金黄的麦田,耳边是风吹过麦浪的声音,这是复种带来的丰收景象。
在不同文化中,复种的概念和实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亚洲的一些国家,水稻的复种非常普遍,而在欧洲,由于气候条件,复种的应用相对较少。
复种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概念,它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还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复种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农业技术的复杂性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种】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种,先种后熟也。 、 《诗·大雅·閟宫》-黍稷种稑。 、 《周礼·内宰》-而生种稑之种。 、 《诗·大雅·生民》-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 《吕氏春秋·辩土》-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 、 《礼记·月令》-仲秋乃劝种麦。 、 《梦溪笔谈·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 《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组词】
种田;种子、 种惠、 种祸、 种福、 种祉、 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