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49:11
海鲜:海鲜是指从海洋中捕捞或养殖的食用动物,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海藻等。这些食材通常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海鲜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海”和“鲜”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海洋和新鲜。在古代汉语中,“鲜”字已有新鲜、美味之意,与“海”结合后,形成了表示海洋新鲜食材的词汇。
在许多沿海文化中,海鲜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日本的寿司、**的海鲜大餐等。海鲜也常常与节日庆典相关联,如春节期间的海鲜大餐。
海鲜通常给人以新鲜、健康、美味的联想,同时也可能与海洋的广阔、神秘相关联。对于一些人来说,海鲜可能还带有家乡的味道或特殊的情感记忆。
个人经历中,海鲜常常与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社交活动相关联,是一种增进人际关系的美食选择。
在诗歌中,海鲜可以被用来象征海洋的丰富和生活的多样性:
海风轻拂,带来远方的讯息, 海鲜的鲜美,是海洋的馈赠。 每一口都是海的滋味, 每一刻都是生活的诗篇。
海鲜的视觉联想通常是色彩斑斓的海洋生物,如闪亮的鱼鳞、多彩的贝壳。听觉联想可能是海浪的声音、渔船的引擎声。
在不同文化中,海鲜的烹饪方式和食用*惯有很大差异。例如,日本的海鲜料理注重原味,而**的海鲜料理则更注重调味和烹饪技巧。
海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海洋的丰富资源,也反映了人类对美食的追求和对健康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海鲜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的词汇,值得深入探讨和应用。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鲜】
非常少,很不多。
【引证】
《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史记·货殖列传》-原小则鲜。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 、 宋·周敦颐《爱莲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清·方苞《狱中杂记》-鲜不疫矣。
【组词】
鲜薄、 鲜言、 鲜胄、 鲜浅、 鲜乏、 鲜少
缺少;不足。
【引证】
李密《陈情表》-既无叔伯,终鲜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