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3:55
词汇“迥远”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迥”和“远”。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迥远”字面意思是指非常遥远,形容距离或时间上的远离,具有强烈的超然和远离尘嚣的意味。
“迥”字古汉语中已有,意为远、不同。“远”字自古即有,意为距离大。两者结合,形成了“迥远”这一词汇,用以强调距离或时间的遥远。
在**传统文化中,“迥远”常带有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意境,如诗词中常用以表达对远方的向往或对世俗的超脱。
“迥远”一词给人以深邃、宁静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广阔的天地、深邃的星空,或是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用“迥远”来形容一次长途旅行,或是对未来远大理想的追求。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迥远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mote”或“distant”,但“迥远”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色彩更为丰富。
“迥远”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味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距离,更蕴含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运用“迥远”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夐】
假借为“远”。辽远,距离遥远的。
【引证】
《韩诗·击鼓》-于嗟夐兮。 、 《谷梁传·文公十四年》-夐入千乘之国。 、 《吕氏春秋·尺数》-与为夐明。 、 《旧五代史》-夐若千里,人罕造其门。
【组词】
夐远辽远;夐隔、 夐寥、 夐然、 夐阻
久远,长久。
【引证】
汉·班固《典引》-上哉夐昂?其书犹得而修也。
【组词】
夐古、 夐然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