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8:50
化为灰烬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被完全烧毁,只剩下灰烬。基本含义是形容某物被火烧得彻底,不复存在。
化为灰烬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化为”和“灰烬”两个词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化为”意味着转变或变成,“灰烬”则是指燃烧后的残留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许多文化中,火象征着毁灭和重生。化为灰烬 这个词汇在文化上常与毁灭、结束和新的开始联系在一起。在某些**或神话故事中,火也常被用来净化或转变。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让人联想到失去、毁灭和无法挽回的损失。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生命脆弱性和无常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某些珍贵物品或记忆的永久失去,如一场火灾烧毁了家中的所有照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火焰吞噬了夜的寂静, 星光在灰烬中闪烁, 一切化为灰烬, 新的生命在灰烬中孕育。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火烧过的废墟,灰烬覆盖着地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火焰的噼啪声和风中灰烬的飘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educed to ashes" 或 "turned to dust",在不同文化中,火的象征意义和毁灭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化为灰烬 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不仅描述了物质的毁灭,也反映了人类对失去和重生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2.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3.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4.
【烬】
(形声。从火,尽声。本义:物体燃烧后的剩余)。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 、 《北史·吕思礼传》-烛烬夜有数升。
【组词】
灰烬;余烬;烬灰、 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