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1:19
抵牾(dǐ w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相互冲突、矛盾或对立。它通常用来描述观点或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或冲突。
在文学作品中,抵牾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的矛盾或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意见不合或矛盾。在专业领域,如哲学、逻辑学或法律中,抵牾可能指逻辑上的矛盾或法律条文之间的冲突。
同义词:矛盾、冲突、抵触、对立 反义词:一致、和谐、统一、协调
抵牾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演变过程中保持了基本的矛盾对立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通俗的词汇,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文本中仍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与统一被视为美德,因此抵牾**往往带有负面色彩。然而,在现代社会,矛盾和冲突被认为是社会进步和创新的驱动力之一。
抵牾这个词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争论和分歧。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词可能会传达一种严肃或批判的语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与同事在工作方法上的抵牾,这种经历让我意识到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抵牾融入描述自然界中对立而又和谐共存的现象,如“夜与日的抵牾,绘出天际的绚烂”。
抵牾可以联想到黑白对比强烈的图像,或是音乐中不和谐的和弦,这些都能激发人们对冲突和矛盾的感知。
在英语中,抵牾可以对应词汇如“contradiction”或“conflict”,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有描述对立和矛盾的共同含义。
抵牾是一个富有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表面的冲突,还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哲学和逻辑问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抵牾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