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1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15:29
哭丧棒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丧葬仪式中用来辅助哭泣的棒子。在传统*俗中,家属或亲友在丧礼上会手持哭丧棒,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怀念。
哭丧棒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丧葬*俗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功能——辅助表达哀悼——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丧葬仪式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哭丧棒作为仪式的一部分,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哭丧棒通常与悲伤、哀悼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不舍。
在个人经历中,哭丧棒可能出现在参与丧礼时,作为一种传统*俗的体验。
在诗歌中,哭丧棒可以被用来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哭丧棒轻敲着地面, 哀思如潮水般涌来, 生命的脆弱,死亡的必然, 在这一刻,静静地展现。
哭丧棒可能让人联想到丧礼上的哀乐和哭泣声,以及黑白色的丧服和沉重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丧葬仪式的*俗各异,可能存在类似的物品或仪式,但其具体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哭丧棒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丧葬俗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人类对死亡和哀悼的共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人类情感。
1.
【哭】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同本义(有声有泪)。
【引证】
《说文》-哭,哀声也。 、 张博《五人墓碑记》-哭声震天动地。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 《苛政猛于虎》-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组词】
哭哭嘶嘶、 哭唠叨、 哭踊、 哭临
2.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3.
【棒】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同本义。
【引证】
《魏书·尔朱荣传》-人马逼战,刀不如棒。
【组词】
棒糖;棍棒;棒打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