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8:42
“不断”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不停止”或“连续不断”。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动作、过程或状态持续进行,没有中断。
“不断”由“不”和“断”两个字组成。“不”表示否定,“断”表示中断或断裂。在古代汉语中,“断”已有中断的意思,而“不断”则是其否定形式,表示不中断。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断”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持续的状态或动作。
在中华文化中,“不断”常与坚持和毅力联系在一起,强调持续努力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也常用来描述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持续进步。
“不断”给人以持续、不懈的印象,常与积极向上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它让人联想到坚持不懈、不断前进的精神。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不断”学的经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持续学新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不断”的努力帮助我不断提升自己。
诗歌: 不断的风,吹过岁月的长河, 不断的梦,编织着未来的歌。
故事: 他的脚步不断前行,穿越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最终到达了梦想的彼岸。
视觉:想象一条河流不断流淌,永不停歇。 听觉:想象雨滴不断敲打窗户的声音,持续而有力。
在英语中,“不断”可以对应为“constantly”或“unceasingly”,它们都表示持续不断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持续不断的概念都是普遍存在的,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不断”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汇,它强调了持续性和连续性,无论是在描述个人努力还是在描述社会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深入学*和分析“不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持续努力的价值。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