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9:04
扬眉:字面意思是指抬起眉毛,通常用来形容人因为高兴、得意或惊讶而眉毛上扬的表情。在汉语中,它也常用来比喻人的情绪高涨、得意洋洋的状态。
“扬眉”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字面意思和现代汉语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也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人情绪高涨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扬眉”常与“吐气”连用,形成“扬眉吐气”的成语,用来形容长期受压抑后终于得到解脱的喜悦心情。
“扬眉”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成功、自豪和喜悦。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励人们追求更好的自己。
在个人经历中,每当我在某个项目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我都会有扬眉吐气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更加自信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扬眉”: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扬眉吐气人欢笑,
不负韶华不负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好消息而眉毛上扬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欢快的曲子,让人联想到扬眉时的喜悦心情。
在英语中,“扬眉”可以对应为“raise one's eyebrows”,但其比喻意义不如汉语中的“扬眉吐气”丰富。
“扬眉”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