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07: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7:54:26
枯腊(kū là)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干枯、干燥的状态,特别是指植物或肉类因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瘪、无生气的状态。在中医学中,“枯腊”也用来形容人体因疾病或衰老而导致的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等现象。
“枯腊”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枯”字古已有之,意为干枯、枯萎;“腊”字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干燥、干瘪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枯腊”逐渐固定为一个词汇,用以形容极度干燥、无生气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枯腊”常与自然界的循环、生命的无常相联系,用以表达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在中医学中,“枯腊”则与人体的健康状态紧密相关,反映了中医对生命活动的深刻理解。
“枯腊”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凄凉、哀伤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荒凉的景象和生命的脆弱。在文学创作中,它常被用来营造一种悲凉的氛围,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干旱的夏季看到一片枯腊的草地,那种景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生命的脆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枯腊”:
枯腊的枝头, 挂着冬日的寂寥, 风,轻轻吹过, 带走了最后的绿意。
想象一片枯腊的森林,可以联想到枯黄的树叶、干裂的土地,以及风吹过枯枝发出的沙沙声,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凉、凄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ithered”或“desiccated”,它们也用来形容干枯、无生气的状态,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情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枯腊”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腊】
(形声。从肉,昔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器》-腊,脯也。 、 《曷·噬》-噬腊肉。 、 《穆天子传》。注:“干鱼。”-鱼腊。 、 《仪礼·有司彻》。注:“腊为庶羞。”-无腊与肤。 、 《晋书·谢安传》-布千匹,腊五百斤。
【组词】
腊肉、 腊人
晒干;制成干肉。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组词】
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