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2:24
打预防针 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疾病。基本含义是指采取措施提前防止某种不良情况的发生,不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领域中的预防措施。
“打预防针”这个词汇源自医学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预防措施。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超越了医学领域,成为了一个通用的比喻表达。
在**,打预防针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措施,与家庭和社会的健康观念紧密相关。这个词汇也反映了社会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积极预防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提前准备和避免风险的行为。它鼓励人们采取主动措施,减少未来的问题和困扰。
在个人生活中,我记得小时候每次打预防针都是一次小小的挑战,但父母总是告诉我这是为了保护我免受疾病的侵害。这个经历让我理解了预防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田野上,我们播种希望,打预防针,抵御风暴的侵袭。”
想象一个孩子在医院等待打预防针的场景,周围是白色的墙壁和消毒水的味道,这种视觉和嗅觉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即将到来的“保护”。
在英语中,“打预防针”可以对应为“get vaccinated”或“take preventive measures”。不同文化中,对于预防措施的重视程度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打预防针”这个词汇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比喻的角色,提醒我们提前准备和预防的重要性。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和丰富地使用语言。
1.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2.
【预】
(形声。从页(xié), 予声。本义:安乐。经典通用“豫”字)。
同本义。
【引证】
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仙亭日登眺,虎丘时游预。
3.
【防】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防,堤也。 、 《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 、 《礼记·郊特性》-祭防与水庸。 、 《管子·度地》-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 《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4. 【针】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