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1:33
词汇“形孤影孑”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形”、“孤”、“影”和“孑”。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形孤影孑”字面意思是指形体孤单,影子也显得孤独。基本含义是指人孤独无依,形容非常孤单寂寞的状态。
“形孤影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孤独状态的深刻理解和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孤独感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孤独往往被赋予一种诗意和哲理,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形孤影孑”这个成语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忧郁,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面对自己的影子,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人,他因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常年一个人生活,每次看到他,我都会想到“形孤影孑”这个成语,感受到他的孤独和寂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行,形孤影孑,心随风飘,思绪万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漫步,影子拉长,显得格外孤单。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的旋律,如钢琴曲《月光》,来增强这种孤独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one in a crowd”或“solitary confine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孤独和隔离的感觉。
通过对“形孤影孑”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孤独这一情感状态,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表达方式。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人的情感有了更深的认识。
1.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
2.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3.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4.
【孑】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孑,无右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