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8:11
十干:在传统历法中,十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基本的天干符号,它们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结合,构成了传统的干支纪年法。
文学:在古典文学中,十干常用于描述时间的流转,如“甲子年”、“乙丑月”等。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十干较少单独使用,更多是作为干支纪年法的一部分出现。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天文学、占卜学等领域,十干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天干(更广义的称呼) 反义词:地支(与之相对的另一部分)
十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天象的观察,最初用于农业生产的指导,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纪年系统。在历史演变中,十干与十二地支的结合,形成了复杂的干支纪年法,至今仍在**及周边国家使用。
在**文化中,十干不仅是时间的标记,还与五行(金、木、水、火、土)、方位、颜色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形成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在社会生活中,十干常用于命名、占卜、风水等方面。
十干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人联想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日常生活中,十干常用于解释个人命运、选择吉日等方面,如结婚、搬家等重要**的选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甲子轮回又一春,岁月如歌梦如尘。”
十干可以联想到古代的竹简、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古代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和韩国,也有使用十干和十二地支的纪年法,但其使用和解释可能有所不同。
十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和学十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历史传承。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