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29
杯觥交错 的字面意思是指酒杯和酒器相互交错,通常用来形容宴会或聚会上人们饮酒作乐的热闹场面。这个词汇强调了宴会中酒杯频繁传递、人们欢聚一堂的情景。
在文学作品中,杯觥交错 常用来描绘古代宫廷或贵族宴会的盛况,如《红楼梦》中的描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正式或历史性的宴会时,仍能体现出其独特的韵味。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有助于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交场景。
同义词:觥筹交错、酒杯相碰、欢聚一堂 反义词:冷清、寂静、孤独
杯觥交错 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杯”和“觥”都是古代的酒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固定下来,用来形容热闹的饮酒场面。
在传统文化中,宴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杯觥交错 体现了人重视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的特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如唐宋时期,宴会文化尤为盛行,这个词汇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杯觥交错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欢乐和温馨的,它让人联想到家人团聚、朋友相聚的温馨场景,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家庭聚会或节日庆典中,我常常能看到杯觥交错的场景,这不仅是一种传统*俗的延续,也是家人情感交流的重要时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杯觥交错间,笑语盈盈满堂春。
酒香飘溢处,情深意长似海深。
想象一幅画面:古色古香的宴会厅中,烛光摇曳,酒杯和酒器在人们手中传递,伴随着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热闹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场景可以用“clinking glasses”来形容,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欢聚和庆祝的意味。
杯觥交错 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近30年未见的几个老同学齐聚一堂,~,乐不可支。
1.
【杯】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同本义,也称“耳杯”。
【引证】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礼记·玉藻》-杯圈不能饮焉。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组词】
茶杯;杯茗、 杯酒戈矛、 杯杓
2.
【觥】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 、 《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我姑酌彼兕觥。
【组词】
觥爵、 觥筹、 觥盏、 觥盂
大,丰盛。
【引证】
《国语·越语》-觥饭不及壶食。 、 扬雄《太玄·毅》-觥羊之义。
【组词】
觥羊、 觥饭、 觥责
3.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4.
【错】
(形声。从金,昔声。本义:用金涂饰,镶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错,金涂也。今所谓镀金。俗字作镀。 、 《通俗文》-金银要饰谓之错镂。 、 《淮南子·说山》-鼎错日用而不足贵。
【组词】
错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