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8:21
词汇“旦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可能的来源和语境中推测其含义。以下是对“旦昏”这一词汇的分析:
由于“旦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在中文中,“旦”通常指早晨或一天的开始,而“昏”则指傍晚或一天的结束。因此,“旦昏”可能指的是从早晨到傍晚的时间段,或者象征一天的开始和结束。
由于“旦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是作者创造的一个词汇,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象征意义。
由于“旦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找到实际的例句。如果是在文学创作中,可能会这样使用:
由于“旦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某个特定文本或作者创造的词汇。
如果“旦昏”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生命的循环或某种特定的文化观念。
对于“旦昏”,可能会联想到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等情感。它可能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感慨或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由于“旦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仅限于文学创作或特定语境下的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旦昏”来创造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
由于“旦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旦昏”这一词汇的分析表明,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创造性词汇,用于表达时间的变化或生命的循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含义。
1.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世说新语·贤媛》-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 《左传·成公十六年》-旦而战,见星未已。 、 清·方苞《狱中杂记》-号呼达旦。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组词】
旦日、 旦明
2.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