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6:40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竖石。
【引证】
《说文》-碑,竖石也。 、 《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上当碑南陈。 、 《礼记·檀弓》-公室设丰碑。 、 《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
石碑。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引证】
《释名·释典艺》-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碑仆道。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有碑载其事。
【组词】
楔形碑;碑文;碑记;石碑;丰碑;界碑;路碑;墓碑;里程碑
《史记·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文选·陆机·文赋》:“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悽怆。”
《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诸子亦善书,次子凝之尤工草隶。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梦溪笔谈·书画》:“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抬头,只见一座石碑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大字,乃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