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9:02
词汇“昏鄙”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昏鄙”由两个字组成:“昏”和“鄙”。
结合起来,“昏鄙”可能指的是一种状态,即思想或行为上的模糊不清和粗俗低下。
由于“昏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昏”和“鄙”来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的例子,但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这样的组合。
由于“昏鄙”的使用频率极低,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假设性的:
“昏”和“鄙”都是古汉语词汇,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在历史上有所变化,但“昏鄙”作为一个组合词,其历史演变和词源并不明确,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昏鄙”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些人的行为或言论,尤其是在批评某些不文明或不理智的行为时。
“昏鄙”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负面情感,因为它带有贬义,让人联想到无知、粗鲁和不文明。
由于“昏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昏鄙”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些不理智或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小说中描述一个昏鄙的角色。
由于“昏鄙”的负面含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昏暗的画面和嘈杂、不和谐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昏鄙”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昏鄙”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某些负面品质的描述。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感和概念。然而,由于其使用频率低,它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有限。
1.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
2.
【鄙】
(形声。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鄙,五酂为鄙。 、 《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 《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县都之治。 、 《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以八卿治都鄙。 、 《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命司徒,循行县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