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3:19
“烹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烹饪鹤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过分奢侈或浪费,特别是指在不应该奢侈的情况下过度消费。它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烹彘以食,不烹鹤以食。”意思是说,用猪肉来招待客人是可以的,但用鹤肉来招待就显得过于奢侈了。
在文学作品中,“烹鹤”常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实际情况而过度奢华的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节俭与奢侈的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讨论资源分配和消费行为。
“烹鹤”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后来被广泛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用以批评过度的奢侈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鹤象征着长寿和高洁,因此烹饪鹤鸟被视为极大的奢侈和不敬。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节俭和适度消费的重视。
提到“烹鹤”,我联想到的是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过度消费的批判。这个词汇让我感到一种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奢侈,比如在购物时选择实用而非昂贵的物品。这让我想起了“烹鹤”这个成语,提醒我在消费时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烹鹤”:
在繁华的都市边缘,
有人烹鹤以宴,
忘记了自然的恩赐,
和内心的宁静。
想象一幅画面:一只鹤在宁静的湖面上飞翔,而背景中有人在烹饪。这样的画面可以唤起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过度消费的反思。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是“killing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比喻过度贪婪导致最终失去宝贵的资源。
“烹鹤”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批评奢侈的工具,也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资源和适度消费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节俭的重要性。
1.
【烹】
(形声。从火,亨声。本义:烧煮)。
同本义。
【引证】
《集韵》-烹,煮也。 、 《韩非子·解老》-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 《史记·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
【组词】
烹炮、 烹鲜、 烹龙炮凤、 烹石、 烹炙、 烹庖、 烹茗、 烹宰
2.
【鹤】
(形声。从鸟,隺(hè)声。本义:鹤科各种类鸟的统称,皆为大型涉禽)同本义 ,包括一小组体高的涉禽,外形如鹭但构造较接近于秧鸡,通常大于鹭,与鹭不同的是有分裂的颅骨,羽毛更紧密,部分秃顶,嘴较钝并在近中央处有较大鼻孔,后趾向上抬起。
【引证】
《广韵》-鹤,似鹄长喙。 、 《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 、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腾群鹤于瑶光。
【组词】
鹤音、 鹤侣、 鹤唳、 鹤胫、 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