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7:48
春装:指适合春季穿着的服装,通常具有轻*、透气、色彩鲜艳等特点,以适应春季温暖而多变的气候。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春装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如“她穿着一袭淡绿色的春装,仿佛与周围的春花融为一体。”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春装可能被提及为季节性购物的话题,如“春天到了,我该去买些新的春装了。”
专业领域:在时尚界,春装可能指的是春季时装周上展示的新季服装系列。
同义词:春衣、春服
反义词:冬装、秋装
词源:春装一词由“春”和“装”组成,其中“春”指春季,“装”指服装。
演变:随着时尚潮流的变化,春装的设计和风格也在不断演变,从传统的轻*面料到现代的多功能设计。
文化意义:春装在许多文化中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是迎接新季节的象征。
社会影响:春装的流行趋势往往受到时尚界和名人的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情感反应:春装常让人联想到温暖、活力和新鲜感,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联想:春装可能让人想起春天的花朵、绿叶和温暖的阳光。
经历分享:每年春天,我都会更新我的衣橱,购买一些新的春装,以适应季节的变化。
诗歌: 春风拂面轻, 春装映日新。 花开满园香, 衣袂飘飘情。
视觉联想:春装可能让人联想到色彩斑斓的服装展示,模特在T台上展示最新的春季时装。
听觉联想:春装可能让人想起春季时装秀上的背景音乐,轻快而充满活力。
比较:在不同文化中,春装的设计和风格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当地人对春天的理解和期待。
总结:春装不仅是季节性的服装选择,也是文化和时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情感和期待,是语言学*和表达中一个富有意义的词汇。
1.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