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5:17
开支:指支付的费用或花费的钱,通常用于描述个人、家庭或组织在日常运营、项目实施等方面的财务支出。
“开支”一词源于汉语,由“开”和“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开”有展开、开始的意思,“支”则指支付或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开支”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表示财务支出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开支”与节俭、理财等价值观紧密相关。家庭和个人常常通过控制开支来维持财务稳定,这在社会中被视为一种美德。
“开支”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责任感和谨慎的情感。它提醒人们在消费时要考虑长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我的生活中,“开支”是一个经常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每个月我都会制定预算,确保我的开支不超过收入,以保持财务健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开支”:
月光下的开支, 是夜的银币, 在星辰的账本上, 一笔笔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想象一张账单或财务报表,上面列满了各种开支项目,这种视觉形象让人联想到责任和规划。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计算器按键的声音或财务会议中的讨论声。
在英语中,“开支”可以对应为“expenses”或“expenditure”。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强调财务管理和预算控制的重要性。
“开支”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个人的财务管理,还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项目的实施。通过深入学和分析“开支”,我更加意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多样性。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