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2:09
“伸舒”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伸展、舒展。它通常用来描述身体或物体的展开、扩展动作,也可以用来形容心情的放松和舒畅。
“伸舒”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字面组合“伸”和“舒”分别表示伸展和舒展,两者结合强调了动作的完整性和舒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含义,但在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伸舒”常常与养生和健康联系在一起,强调通过伸展身体来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在传统医学中,适当的伸展被认为有助于气血流通,促进健康。
“伸舒”这个词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自由自在的状态和身心的放松。在紧张或疲劳时,想到“伸舒”可能会带来一种期待和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长时间工作后伸舒一下身体,这让我感觉更加舒适和有活力。特别是在瑜伽练*中,“伸舒”是一个重要的动作,帮助我放松肌肉,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伸舒”:
晨曦微露,花儿伸舒着娇嫩的花瓣, 仿佛在向世界展示它的美丽与温柔。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清晨的阳光下伸舒着身体,周围是盛开的花朵和轻柔的风声。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在英语中,“伸舒”可以对应为“stretch”或“unfold”,虽然这些词汇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伸展和舒展的基本概念。
通过对“伸舒”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描述了物理动作,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放松和舒适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并更好地传达我的情感和意图。
1.
【伸】
(本作“申”。形声。从人,申声。本义:伸直,伸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伸,不屈也。 、 《广雅》-伸,展也。 、 《易·系辞上》-引而伸之。 、 《仪礼·士相见礼》。注:“志倦则见,体倦则伸。”-君子欠伸。 、 《淮南子·精神》。注:“频伸也。”-熊经鸟伸。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手指不可屈伸。
【组词】
伸吭、 伸舒、 伸不得手、 伸长倘脚、 伸卷、 伸屈、 伸歇
2.
【舒】
(会意兼形声。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伸展,舒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舒,伸也。 、 《诗·大雅·江汉》-匪安匪舒。 、 《广雅》-舒,展也。 、 《方言亢》-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 、 《淮南子·本经》。注:“舒,散也。”-赢缩卷舒。 、 《楚辞·怀沙》-舒忧娱哀。 、 唐·李朝威《柳毅传》-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 、 《水浒传》-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 、 《儒林外史》-把拳头舒过来。
【组词】
舒卷、 舒手、 舒头、 舒直立、 舒勃、 舒眉、 舒啸、 舒筋活血、 舒启、 舒达、 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