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2:49
词汇:[原形]
“原形”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事物的最初形态或未经过改变的状态。在语言学中,它特指动词的基本形式,即不带任何时态、语态、人称或数量变化的动词形式,用于构成其他时态、语态和人称。
“原形”一词源于汉语,由“原”和“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原”指原始、最初,“形”指形态、样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原形”逐渐被用于描述事物的最初状态。
在**文化中,“原形”常常与“本真”、“本质”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强调事物的真实性和原始性。
“原形”这个词给我一种回归本源、追求真实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追求物质和外在表象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内在的真实和本质。
在学英语时,我经常需要使用动词的原形来构成各种时态和语态,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原形”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原形”:
在时间的河流中,
我们寻找着自己的原形,
那最初的模样,
在岁月的洗礼中,
是否依然清晰可见?
看到“原形”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张未上色的素描画,或者一段纯净的旋律,没有添加任何修饰。
在英语中,“原形”对应的是“base form”或“infinitive”,在法语中是“forme de base”或“infinitif”,在德语中是“Grundform”或“Infinitiv”。
“原形”这个词在语言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动词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其他语法结构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它提醒我们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原始状态。通过对“原形”的学*和应用,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