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1:32
“党人碑”这个词汇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术语。从字面意思来看,“党人”指的是某个政治团体或组织的成员,“碑”通常指的是纪念性的石碑或纪念物。因此,“党人碑”可以理解为纪念某个政治团体或组织成员的石碑或纪念物。
由于“党人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某个政治团体的历史或成就。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政治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或纪念物。
由于“党人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历史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党人”和“碑”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用来指代特定的纪念物。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党人碑”可能与政治历史、英雄纪念或国家认同有关。例如,在一些国家,特定的政治团体或组织可能会建立纪念碑来纪念其成员的贡献或牺牲。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庄严和尊敬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与纪念英雄和先烈有关。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牺牲和荣誉。
由于这个词汇不太常用,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与“党人碑”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党人碑”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用来表达对历史和英雄的敬意:
在岁月的长河中,
党人碑矗立,
见证了无数英雄的牺牲,
铭记了不朽的荣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庄严的石碑,上面刻有英雄的名字和事迹。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严的音乐,如进行曲,来增强这种纪念性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类似的纪念物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如“英雄纪念碑”、“烈士纪念碑”等,它们都承载着类似的纪念和尊敬的意义。
“党人碑”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代表了一种对历史和英雄的纪念和尊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增强我们对历史和英雄的敬意。
1.
【党】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不鲜明。
【引证】
《说文》-黨,不鲜也。 、 蒋礼鸿《义府续貂》-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碑】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竖石。
【引证】
《说文》-碑,竖石也。 、 《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上当碑南陈。 、 《礼记·檀弓》-公室设丰碑。 、 《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