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1:56
词汇“火弩”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通常不是一个常用词,因此在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含义和用法。
“火弩”字面意思是指一种使用火药作为动力的弩,即一种结合了火药爆炸力和弩箭射出力量的武器。在古代战争中,火弩可能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远程攻击武器。
由于“火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火弩作为一种军事技术的发展。
“火弩”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结合了“火”(火药)和“弩”(一种弩箭发射器)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弩这一概念可能已经被更先进的火器所取代。
在古代**,火弩可能是一种象征军事技术和国家力量的象征。在现代,提及火弩可能更多地与历史教育和军事研究相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火弩”可能带来一种古老和神秘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古代战争和技术的进步。
由于“火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火弩”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技术的发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火弩发射时的壮观场面,结合音乐,可以尝试用激昂的音乐来表现火弩发射的震撼力。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使用火药的古代武器,但其名称和具体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火弩”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不常用,但它反映了人类历史上技术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弩】
(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弩,弓有臂者。 、 《韩非子·难势》-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也。 、 《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操十二石之弩。 、 《资治通鉴》-强弩之末。 、 《汉书·李广苏建传》-伏弩射杀。 、 汉·贾谊《过秦论》-良将劲弩。
【组词】
连弩、 弩门、 万弩齐发;弩力、 弩子、 弩牙、 弩末、 弩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