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8:58
火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两个或多个团体之间因冲突而发生的激烈斗争或战斗。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帮派、组织或团体之间的武装冲突或争斗。
在文学作品中,“火并”常用来描述黑帮、土匪或其他非法组织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激烈对抗,不限于武装冲突。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犯罪学,它可能特指有组织的犯罪团体之间的暴力冲突。
同义词:冲突、争斗、械斗、战斗 反义词:和平、和解、协商、合作
同义词中,“冲突”和“争斗”较为中性,而“械斗”和“战斗”则更强调使用武器或暴力。反义词则表达了与“火并”相反的和平解决或合作的状态。
“火并”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与“火”和“并”两个字有关。在古代汉语中,“火”有时指战争或冲突,“并”则有合并或对抗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用来描述激烈的对抗或战斗。
在**文化中,“火并”常常与黑社会或非法组织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对这些组织暴力行为的普遍认知和态度。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的使用也反映了公众对法律和秩序的期望与对暴力行为的谴责。
提到“火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暴力、混乱和危险。这个词往往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因为它与伤害、死亡和破坏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犯罪新闻或历史时。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提到两个帮派之间的冲突,可能会使用“火并”这个词来描述的严重性。
在创作中,可以将“火并”融入到一个紧张的故事情节中,描述两个敌对家族或团体之间的激烈对抗,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视觉上,“火并”可能让人联想到烟雾、火焰和混乱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想到枪声、爆炸声和人们的尖叫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火并”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gang war”(帮派战争)或“clash”(冲突)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火并”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暴力冲突,还反映了社会对这些行为的看法。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如何与特定的情感和文化背景相关联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深入分析“火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语言中的位置和作用。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並,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並。 、 《仪礼·乡射礼》-並行。 、 《礼记·儒行》-並立则乐。 、 《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尧舜。 、 《礼记·玉藻》-並纽约用组。 、 《诗·齐风·还》-並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 《文心雕龙·附会》-並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韩非子·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
【组词】
并列;并肩作战;并介、 并夹、 并封、 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