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8:01
浪子宰相: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词组,它似乎是由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浪子”和“宰相”。浪子通常指的是不务正业、放荡不羁的年轻人,而宰相则是古代**的高级官员,相当于现代的总理或首相。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可能是在形容一个有着宰相地位或才能,但行为却像浪子一样放荡不羁的人。
由于“浪子宰相”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和使用方式。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的角色,既有政治才能又有放荡的一面。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能力,但实际上行为不检点的人。
同义词:风流才子、放荡官员 反义词:正人君子、廉洁官员
由于“浪子宰相”不是一个传统的中文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人根据“浪子”和“宰相”这两个词的含义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组。
在**传统文化中,宰相通常被视为国家的栋梁,而浪子则被看作是不负责任的象征。将这两个形象结合在一起,可能是在讽刺那些有着高地位但行为不检点的人。
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于权力与道德之间冲突的思考,以及对于个人行为与社会期望之间矛盾的反思。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在权力游戏中游刃有余,但在个人生活中却难以自律的人物。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某个政治人物或公众人物既有显著的成就又有私生活上的争议,人们可能会用“浪子宰相”来形容他。
在创作中,可以将“浪子宰相”作为一个角色的标签,用来构建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既有政治智慧又有个人弱点,从而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吸引力。
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它可能不会直接关联到特定的视觉或听觉元素,但在创作中,可以通过描绘一个既有权力象征(如官服、印章)又有放荡元素(如酒杯、美女)的场景来体现“浪子宰相”的形象。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浪子宰相”的词汇,但类似的主题,如权力与道德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西方文学中,可能会有类似“放荡的贵族”或“风流的政治家”这样的角色。
“浪子宰相”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权力、道德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创造性的工具,用来描述那些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人物。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灵活性和文化背景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而都人亦呼邦彦为浪子宰相。
因~李邦彦力主和议,与粘没喝讲定。
1.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宰】
(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
4.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