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6:41
浪客:这个词汇源自日语“ろうかく”(Rōkaku),字面意思是“流浪的武士”或“游侠”。在日语中,浪客通常指的是失去领主或没有固定居所的武士,他们四处流浪,以武艺为生,有时也参与政治斗争或成为雇佣兵。
文学: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浪客常常被描绘为具有高尚品德和武士道精神的孤独英雄,如《椿说弓张月》中的主角。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浪客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不喜欢稳定工作,喜欢自由自在生活的人。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或日本文化研究中,浪客是研究武士阶层和封建社会结构的重要课题。
同义词:游侠、流浪者、无主武士 反义词:藩士(有固定领地的武士)、家臣
浪客一词源自日语,最初指的是失去领地的武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武士,也指那些追求自由、不喜欢被束缚的人。
在日本封建社会中,浪客是社会边缘人物,他们的存在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武士阶层的变迁。浪客的形象在日本文化中具有浪漫化的倾向,他们被视为自由和独立的象征。
浪客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孤独、坚韧和自由。他们的形象常常与武士道精神、忠诚和荣誉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带有一种悲剧色彩,因为他们失去了家园和归属感。
在个人生活中,浪客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追求自由职业、不喜欢被传统工作束缚的人。例如,一个摄影师可能被称为现代的浪客,因为他四处旅行,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在诗歌中,浪客可以被描绘为:
在月光下,他独自一人,
剑在手,心在远方,
浪客的脚步,踏遍天涯,
寻找那失落的荣耀。
浪客的形象往往与日本武士电影中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如黑泽明的作品《七武士》。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传统的日本乐器如尺八或筝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流浪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浪客的概念可能与中世纪的游侠骑士或现代的牛仔相呼应,他们都代表了自由和冒险的精神。
浪客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术语,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代表了自由、独立和冒险的精神。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化的深层含义,并在交流中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
2.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