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9:27
卓识:指卓越的见识和判断力,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对某个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卓识一词源于汉语,由“卓”(高超、卓越)和“识”(见识、认识)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卓识远虑”的表述,至今仍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卓识常与智者、贤人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智慧和远见。在社会发展中,卓识被认为是领导者和决策者必备的素质。
卓识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智慧、洞察力和领导力。它激励人们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有效的决策。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位具有卓识的导师,他的见解总是能帮助我们团队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智者的卓识如星辰般闪耀,引领迷途的旅人归家。”
卓识可以联想到一位智者在星空下思考的画面,或是古典音乐中那种深沉而富有智慧的旋律。
在英语中,卓识可以对应为“insight”或“wisdom”,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卓识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远见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文化和个人成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对卓识的学*和应用,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决策水平。
1.
【卓】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卓,高也。 、 《续汉书·五行志》-十日卜为卓。 、 《论语》-如有所立,卓尔。 、 《论衡》-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 、 《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汉·扬雄《法言》-不胶者卓矣。
【组词】
卓荦不羁、 卓尔独行、 卓夺、 卓殊、 卓逸
2.
【识】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