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2:41
欢庆:这个词由“欢”和“庆”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高兴地庆祝。基本含义是指因为某种喜事或成就而感到高兴并进行庆祝的活动。
“欢庆”这个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和现代使用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欢庆”与节日、婚礼、生日等喜庆场合紧密相关。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集体庆祝的传统。
“欢庆”这个词给人带来积极、快乐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热闹的场面、欢快的音乐和人们的笑脸。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朋友婚礼上感受到“欢庆”的氛围,那种喜悦和团结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欢庆”: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我们欢庆这美好的时光。
笑声回荡,心连心,
共度这难忘的夜晚。
想象一下烟花绽放的画面和欢快的音乐,这些都是“欢庆”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欢庆”可以对应为“celebrate”或“festivity”,虽然具体用法和语境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庆祝和欢乐的含义。
“欢庆”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连接人们情感和记忆的桥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欢庆”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2.
【庆】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suī脚),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 、 《广雅·释言》-庆,贺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庆子家驹。 、 《国语·鲁语》-故庆其喜。 、 《诗·小雅·裳者华》-是以有庆矣。 、 《三国志·吴主传》-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 、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
【组词】
庆忭、 庆寿、 庆问、 庆官酒、 庆成宴、 庆松